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高考信息网 > 高考资讯 > 备考策略

2017高考考试历史新动向及备考建议

来源:www.xmpkm.com 2025-05-27

备考策略

  导语:下面是记者为大伙收拾的2017高考考试历史新动向和学生备考建议,期望对大伙有帮助。

  高考考试新动向

  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乙卷)历史考试试题的题型结构,较之往年并没有明显变化,材料使用、问题设置和答卷需要也没大的调整。但命题思路却有着显著变化,那就是愈加突出学科特征,特别突出历史学科的功能,以增进社会理解为命题的根本出发点,以现实参与为考试试题的基本立意。在此基础上,新课标全国Ⅰ卷(乙卷)历史考试试题更大程度地突破命题的清规戒律,直面社会现实,以此引领历史教学实践的走向,这值得为之叫好,并引起高度看重。

  ■重社会经济进步,关注现实问题

  12道选择题全部以社会现实、现象、近况为命题情境,突出历史学科社会讲解的功能,没纯粹的定义辨析题和理论分析题。历史学习在从历史是什么到为何的过程中给人以历史智慧,这就需要在教学中看重对考生历史讲解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其掌握讲解历史。如第24题考查汉代崇尚儒学的讲解;第28题考查考生对19世纪中期将来国内市场上洋货增多这一历史情况的理解;第32题中德国文学家歌德对罗马法的评价,到底包括了哪种历史信息,又包括了什么样的历史智慧,这是值得探究的有趣的历史现象。

  ■重社会共识培养,关注进步问题

  历史教学的核心功能最后要用途于社会共识的形成,从而促进社会的健康进步,这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根本价值所在。如此的教学需要在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乙卷)历史考试试题中也得到充分体现。选择题第24题的崇尚儒学、第28题的求之于市、第31题对******颁布《抗战期间名词正误表》的认识、第34题国际组织出现等,都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表现或其形成过程的反映。至于第40题对清代人口情况的认识、第41题对于规范构想与实践等,更是对社会共识来源及其价值的理解和认可。

  ■重价值观教育,关注核心价值

  选择题第24、28、31题及非选择题的第40、41、46、47、48题等,都是从社会核心价值观出发来命题的,旨在强调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要紧功能。尽管这类考试试题在考查方向上各有侧重,但从历史学习的角度来看,这种个性中蕴藏的共性,更值得考生去深度关注和创造性落实;从备考的角度讲,共性体现为规律和特点。

  ■重能力立意命题,关注社会热门

  新课标全国卷Ⅰ(乙卷)历史考试试题明显没过分考虑模块分配,而以能力考查、功能彰显为依归。譬如,中国古时候史部分有4道选择题、3道非选择题,中国近现代史部分有4道选择题、1道非选择题,世界古时候史部分有1道选择题,世界近现代史部分有3道选择题、3道非选择题;从模块看,经济史、政治史、思想史部分的考试试题在历史考试试题中所占比重基本均等。历史考试试题的这种分布旨在强调命题的基本依据不是教科书、不是模块,甚至更不是课程标准、《考试概要》上要点的分布和裁剪,而是社会进步的核心问题也可以理解为长效热门。

  总之,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乙卷)的历史考试试题留给大家的是它在历史教育功能上的社会化取向和人文化方向;它指示大家的历史学习不只要关注常识,更要关注常识的社会价值。概要之,就是要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看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2017年复习备考建议

  第一,入门知识要牢记。从近几年历史命题的规律来看,考试试题愈加贴近中学历史教程和考生的认知水平。所以,在2017年的复习备考中,考生要重视对课本入门知识的消化和落实,切忌以题海战术代替对入门知识的识记和理解。

  第二,常识互联网要明确。三本必学教程中的每一个专题都有我们的常识脉络和常识结构;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是相通而不是割裂的,学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考生在复习备考中应具备的能力。

  第三,解题技能要规范。一是试题要标准化,练习所用试题要跟高考考试模式维持一致,使考试试题具备示范性;二是练习要常规化,即使用12+2的模式,突出五练,即练速度、练准确、练感觉、练规范、练能力;三是能力要高考考试化,即考试试题困难程度、能力需要要与高考考试考试试题相当。

热点专题

  • 高中三年级语文名校重点班高考考试语文总复习解说
  • DeepSeek剖析2025北京高考考试英语听说考打印准考证后还应该注意
  • 2025北京高考考试语文18个文言虚词经典使用方法分析

[]怕噪音影响孩子高考考

[]专家指导:特级教师谈